早期發現阿爾茨海默病

發布時間:2021-06-21 已瀏覽::1246

一、何為阿爾茨海默病

       從專業角度講: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發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進行性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損害為特征的中樞神經系統退行性變。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叫不出熟人的名字、出去買東西經常丟三落四、總是忘記銀行卡密碼、經常把東西放到哪就找不到了、剛發生的事就忘了……不論是自己還是父母出現上述情況時,是否會覺得只是年齡大了,自然而然記性就差了,并不會把這種情況當回事兒?


       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加,大腦的確會出現正常老化,但是與疾病造成的記憶力減退卻無法相比。

       正常的大腦老化出現的記憶力減退,也許只是偶爾想不來什么事情,而且忘記了的事情,事后自己完全能夠回憶。不會出現記性越來越差,也不會有性格改變、生活越來越不能自理,并且通過現代醫學檢測技術,大腦中也不會有AD特征性的病理改變。

       但如果是阿爾茨海默病造成的記憶力減退,癥狀會不可逆性的逐漸加重,造成一些嚴重的后果。比如經常能在電視或網絡上看到那些走失的老人,這就是阿爾茨海默病造成的患者對于空間定向力的損害。

二、阿爾茨海默病的危害、疾病負擔;

       AD患者并不僅僅表現為單純的記性變差,之后也可能會出現性格脾氣的變化,比如愛發脾氣、喜怒無常,遇事斤斤計較。進一步發展就會出現情感、情緒方面的改變,如出現莫名其妙的欣快感,有時又會焦慮不安,亦可表現為心情抑郁、情緒低落、興趣喪失、情感淡漠或脆弱、生活沒有價值感甚至有自殺念頭或行為。再嚴重了可能會出現人格的改變,自私狹隘、自我為中心、固執猜疑、不知羞恥、不講衛生、視破爛如珍寶甚至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來。發展至終末期則會喪失言語功能:常常不能說話,只有咕噥聲;大小便失禁,飲食及大、小便均需要幫助料理,完全喪失自理能力。

       從個人角度講:AD會奪去一個人的記憶,在軀體死亡之前,思維會先消亡,會漸漸地忘記自己的朋友,家人,甚至忘記自己。而隨著病情進展,AD奪去的不僅僅是記憶,還有尊嚴。不論青年時期的人生有多么的波瀾壯闊,一切終成空。因此我們應重視阿爾茨海默病,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

       從家庭角度講:癡呆患者生命長度或者生活質量的決定性力量來自他們的照料者或家屬,因為癡呆患者的決策能力下降,駕駛、跌倒、獨居、閑逛和走失等都可能危及其生命。在我國,預防這些安全問題的艱巨任務一般由癡呆患者的家屬承擔。這一特殊的家屬群體長期背負沉重的經濟和精神負荷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從某種意義上說,患上失智癥,最痛苦的不是患者本人,而是患者家屬。

       照顧失智癥患者的工作繁重瑣碎, 常會影響照顧者的身體健康。國外研究發現,長期的照料工作將導致照顧者的健康退化。此外,失智癥還不同于其他疾病,患者起居常日夜顛倒,行為異常,有時還會猜忌、攻擊家人。照顧者往往日復一日拖著疲累之軀,長期操勞。而同時許多研究顯示,長期照顧癡呆老人會對照顧者的心理方面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美國專家曾經對癡呆患者的照料者的調查顯示,76%的照料者出現焦慮,42%出現抑郁癥狀。

      從社會角度講:"AD于現在和未來都是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和社會保健問題"。全球癡呆每年新增患者約為4600萬人,平均每3秒就會有一個人患上癡呆,而中國的AD患者數量還在不斷攀升,國內AD患者人均花費高達13.2萬元/年,至2050年,我國由AD導致的經濟負擔預計將達49230億元,這將是一筆龐大的開支。

       在2011版AD診斷標準中所引用的數據已指出,若能通過早期干預將AD的發病向后推遲 5 年,則可在2050年使AD患者減少57%,并將其醫療費用減少45%(由6270 億美元減少到 3440 億美元)。因此早期診斷及干預不僅有助于患者預后,也將極大減小經濟壓力。

三、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癥狀、體征有哪些

       我們反復強調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預防的重要性,那么何謂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表現”?在此則需引入一個新的概念:主觀認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SCD):指的是自己覺得自己的記憶力較以前有明顯下降,但是經過專業的認知測驗后分數卻是在正常范圍內的,國際上將這樣一個群體定義為SCD,是一類容易出現進展性認知減退和AD的高危人群。Jessen 教授于2014年提出的AD臨床前期SCD的診斷標準如下:

1. 主觀記憶而非其他認知閾下降;

2. 在近五年內起病;

3. 發病年齡大于等于60歲;

4. 存在與SCD相關的擔心(或擔憂);

5. 感覺較同年齡組其他人表現差;

6. 在相關研究中如果能夠獲得:知情者證實,或存在APOE ε4基因型,又或是有AD生物標。

四、出現早期癥狀、體征后應如何處理

       一般來說,記憶力下降是失智癥的核心癥狀,但它不是診斷失智癥的充分條件,目前臨床上診斷失智癥還要結合其它手段,如一系列的量表評估,MRI等客觀檢查。

       要求家屬或者患者能夠正確評估是健忘還是癡呆,是不可取的。我們建議: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一旦出現記憶力問題,及早就醫是上策。

       因而當記憶出現問題時,可就診于各大醫院神經內科記憶門診,完成一系列的神經心理學量表測試、抽血檢查(查APOE ε基因型等)、腰穿腦脊液檢查(Aβ1-42的檢測)、尿和便標本、普通頭顱核磁,如有必要還需做PET-MRI以檢測腦內淀粉樣蛋白沉積。通過上述的綜合測試評估病情,給予診療意見。

五、對于高危人群,如何延遲發病

       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危險因素的患者,應當提早通過合理的飲食和運動方式并改善生活習慣加以控制干預。同型半胱氨酸是腦萎縮、認知損傷和癡呆的危險因素,應用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維生素B治療,能夠減慢輕度認知損害的老年人加快的腦萎縮發生率。吸煙會增加記憶衰退的速度,建議戒煙。低脂的飲食有利于改善情緒,消除敵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而且可以降低抑郁與焦慮,建議改善飲食結構,可參考地中海飲食(大量的水果蔬菜,中等量的酒精以及小量的肉食)。音樂和跳舞能改善認知下降的情況。適量的運動,積極的生活方式,會最大可能地減緩全腦認知功能、記憶以及感知速度下降。

       此外,受教育年限高、認知訓練和社會參與也可延緩認知下降。

六、如果確診為阿爾茨海默病,如何治療、康復、如何延緩病程進展

1)藥物治療:目前針對AD使用的4大主流藥物:卡巴拉汀rivastigmine、加蘭他敏galantamine、多奈哌齊donepezil、美金剛memantine能起到改善癥狀的作用,卻無法有效預防發病、逆轉病程。美國FDA新批準的抗淀粉樣蛋白治療AD的藥物Aduhelm,如果在只有淀粉樣蛋白陽性,尚未觸發級聯反應之前使用,或可降低淀粉樣蛋白聚集,阻斷AD病程,防止AD發生和發展。建議一定要遵循醫囑規律用藥、定期隨診。

2)非藥物治療: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非藥物治療,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行為能力和生活質量。

       涂色治療:讓患者為看似雜亂的抽象線條涂色顯現圖案,也可以讓患者為熟悉的圖案進行填色練習,如為花朵、小魚或兒童形象涂色,還可以鼓勵患者自己進行繪畫創作,根據他們的愛好和興趣自行發揮。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建議家人在一旁進行陪伴和鼓勵,患者的積極性和耐性將會更高。

       認知訓練:適當的認知訓練雖然不能阻止患者的病理進程,但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認知表現,長期堅持可以獲得比較明顯的效果,需要家屬耐心與包容、促進與引導,每天的認知訓練安排應該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避免因為認知訓練一開始的難度過高,使患者灰心,沒有繼續下去的信心。另外,每天進行的認知訓練時間不宜過長,避免患者因為不能集中精力,感覺枯燥乏味,而對以后的認知訓練出現抵觸心理。可通過“故事-復述-訓練”、“購物-清單-復述”、“日程-安排-復述”對患者進行記憶訓練,既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又能減輕家人的照料負擔。

       從事愛好:對于輕、中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非藥物治療的認知干預可以基于患者的個人興趣,讓他們盡量保持以往個人的興趣愛好,如布藝、剪紙、象棋、編織、養魚、遛鳥等。在從事興趣愛好活動時,患者的很多需求可以得到滿足,有利于使他們保持行為正常,預防異常行為出現,但不能消除已經出現的異常行為癥狀。雖然,隨著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程進展,可能會限制患者進行一些興趣活動,但是并不意味患者再也無法從事這些活動。因為相應的一些步驟可以被簡化或者替代,用于適應患者的自身情況。幫助患者培養樂觀興趣,能刺激患者智力,進而減輕照料者和社會負擔,包括:音樂療法、調整個人接觸、認知刺激療法、多感官行為療法、團體藝術療法、治療性談話等。研究顯示上述干預措施可有效減少淡漠,同時不產生副作用。其中,效果最好的為音樂療法。

       非藥物治療中最重要的還是家屬的配合,癡呆患者生命長度或者生活質量的決定性力量來自他們的照料者或家屬。因為癡呆患者的決策能力下降,駕駛、跌倒、獨居、閑逛和走失等都可能危及其生命。因此,家屬需要掌握與患者的交流技巧,營造祥和的家庭氣氛,有條理地安排生活,改善患者及家屬的生活質量。

七、認知正常者如何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

       針對人體多種疾病進行的是三級預防。一級預防稱為病因預防,是在疾病尚未發生時針對致病因素(或危險因素)采取措施,也是預防疾病和消滅疾病的根本措施;二級預防即三早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三級預防是防病情加重和防疾病復發。

       由于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特點,到了AD癡呆期是不可逆轉的 ,因此,AD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

       如果我們對于AD也能夠像對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癥那樣重視,進行人口健康宣傳教育與篩查,有效的一級預防將會大大減緩AD的發生與發展。對于AD病理生理標志物的篩查和干預將延緩其50%進程,把65歲人群患AD的風險從10.5%降到5.7%.

       早期篩查不妨從以下主觀認知下降(SCD-9)自測問卷開始做起:

主觀認知下降(SCD-9)自測問卷

1. 你認為自己有記憶問題嗎?

(1)是    (2)否

2. 你回憶3-5天前的對話有困難嗎?

3. 你覺得自己近兩年有記憶問題嗎?

4. 下列問題經常發生嗎:忘記對個人來說重要的日期(如生日等)

(1)經常  (2)偶爾  (3)從未

5. 下列問題經常發生嗎:忘記常用號碼

6. 總的來說,你是否認為自己對要做的事或要說的話容易忘記?

7. 下列問題經常發生嗎:到了商店忘記要買什么

8. 你認為自己的記憶力比5年前要差嗎?

9. 你認為自己越來越記不住東西放哪兒了嗎?

注參考評分標準:回答“是”記1分;回答“否”記0分;回答“經常”:1分;回答“偶爾”0.5分;回答“否”0分。最后得分=各項分數相加

60-80歲的人,如果最后得分大于5分,那么就需要去醫院的記憶專科門診或者主看記憶問題的專家門診就醫了。

預防阿爾茨海默病從好的生活習慣開始:

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提出———“10種生活方式,愛護你的大腦”:

1. 多活動,多出汗

2. 堅持閱讀和學習

3. 戒煙

4. 保護你的心臟,避免心血管疾病

5. 運動時注意避免頭部受傷

6. 多吃瓜果蔬菜,健康飲食

7. 具有充足的睡眠

8. 保持良好的心情

9. 參與到社會和社交活動

10. 多做些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