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聽力 源自于安全用耳
今年3月3日是全國第16個“愛耳日”。今年“愛耳日”的主題是“安全用耳,保護聽力”。
近年來,原本屬于中老年人多發的耳病癥狀“耳鳴”,在青少年中有所增多,且呈現低齡化的趨勢。追述病因,多數患者平時喜歡長時間聽手機音樂、用平板電腦耳機看電影、玩游戲機或者喜歡到歌廳唱卡拉OK。此外,工地上的機器聲、建筑裝修等施工現場以及商場和馬路上的噪聲等,也容易使人的內耳受到損傷。

青少年聽力障礙的早期癥狀主要為安靜時一側或雙側耳朵里常出現“吱吱、嗡嗡”響,隨后耳鳴的持續時間延長,聲音逐漸增大。病變的根源為高強噪音造成的內耳毛細胞損傷、水腫以及耳蝸的局部結構血流不暢。因此,應盡量避免在噪音大的環境中久留,用耳機收聽音樂時,應當隔半小時左右讓耳朵休息一下,要嚴格控制好音量,最好不超過80分貝。另一方面,耳鳴的出現也與孩子學習壓力大、長時間保持坐姿、頸椎僵直有一定的關系。

除了外部環境因素之外,自己平時應該如何對聽力進行有效地保護呢?

首先是要重視兩耳衛生,切忌經常挖耳朵;由于耳朵的耳咽管與鼻咽部相通,所以傷風感冒時不要用力擤鼻涕,以防把膿性分泌物擠壓進耳內,發生中耳炎;其次要徹底治療相關耳病,如中耳炎、各種原因造成的鼓膜穿孔、耵聹(耳屎)阻塞以及鼻竇炎等;第三要避免使用某些能導致聽力障礙的藥物,特別是孕婦和兒童,以免造成永久性耳聾;第四需保持個人情緒樂觀穩定,有一個平和的心態,防止遇事情緒突然暴怒,急火上攻,引起突發性耳聾;第五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清淡飲食,戒煙戒酒。